Popular science work
2022年01月
“AI 的應用落地在不斷提速,但在算法‘黑箱’下,AI 的不可解釋性讓‘黑箱’很難釋明,進而讓人們對AI的安全難言放心。”日前,在 2022 年科技向善創新周上,與會專家圍繞AI的透明和可解釋難題從技術角度直指產業痛點。與此同時,由騰訊研究院、優圖實驗室等多家機構組成的跨學科研究團隊歷時一年完成的《可解釋AI發展報告2022》也引發熱議。報告從可解釋AI的概念、監管趨勢、行業實踐、發展建議等熱點問
2022年01月
我們的大腦是怎樣工作的?1861年,法國著名外科醫生布洛卡發現人體左腦上特定區域的損傷會導致語言表達出現障礙。大腦各區域有分工,不同的區域分工不同這一觀點被廣泛接受。這之后,許多科學家開始尋找負責特定功能的大腦區域。我們每天拿起手機時,大腦中的某個區域也會發號施令,讓肌肉行動起來。
2022年01月
“按現有趨勢,EpiSIX預測結果顯示,其最后規模在262—357例之間,停時在2022.1.25—2022.1.31之間。這個結果低于疫情暴發第三天時預測出來的規模,說明天津市采取的全民大篩以及封控區、管控區、防范區的劃定是有效的,疾控措施跑在了病毒傳播前面。”
2022年01月
1月1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舉辦新聞發布會。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米鋒在會上介紹,世界衛生組織簡報顯示,全球過去30天上傳的基因序列中有58.5%為奧密克戎毒株,奧密克戎正在迅速取代其他變異株。
2022年01月
據美國《每日科學》雜志網站近日報道,美國杜克大學的計算機工程師和放射科醫生開發了一個新型人工智能(AI)平臺,可分析乳房X光掃描數據中的潛在癌性病變,以確定患者是否應該接受侵入性活檢。與之前類似系統不同的是,該人工平臺能夠準確解釋并展示其是如何得出結論的,有助醫療工作者更好地做出決策。
2022年01月
當下風頭正勁的深度學習,起源于真空管計算機的時代。1958年,美國康奈爾大學的弗蘭克·羅森布拉特受大腦神經元的啟發,設計了第一個人工神經網絡,這個人工神經網絡被命名為“深度學習”。羅森布拉特知道,這項技術超越了當時的計算能力,他惋惜地表示:“隨著神經網絡連接節點的增加……傳統的數字計算機很快就會無法承擔計算量的負荷。”
2022年01月
如今,全國有近30個城市的100座垃圾焚燒爐引入了阿里云工業大腦,每天有數萬噸生活垃圾經由人工智能算法、大數據預測分析轉化為千萬余度綠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