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out CAA
(1)專委會簡介
中國自動化學會綜合智能交通專業委員會(以下簡稱專委會)是根據自動化及智能交通領域的研究、開發及應用的發展需要,由中國自動化學會設立的二級專業分支機構,專委會接受中國自動化學會的直接領導。
專委會由智能交通專業技術領域從事交通運輸智能化管理與服務的研究及運營單位、企業和高校等單位的資深專家組成。專委會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城市交通系統智能控制理論與技術、交通場景多維綜合感知與處理、動態交通決策與設計優化、智能交通控制系統成套裝備的開發、研究和產業化等,特別是在大城市交通系統控制領域,主要的發展方向有:
大城市自適應道路交通信號控制系統理論與技術;
異構交通控制系統融合與交互;
城市交通大系統集成控制;
交通樞紐綜合管控理論與技術;
突發事件下的多種交通模式協同控制。
專委會將為我國城市交通系統智能控制的理論和應用技術研究提供一個強有力的學術研究和交流平臺。為我國交通管理系統設計提供新的理論方法,其應用對于實施實時高效的交通管理、可持續交通控制系統設計、科學交通決策、安全應急調控,提高城市交通系統的暢通性和可持續性具有重要意義。
專委會的宗旨是遵守憲法、法律、法規和國家政策,遵守社會公德。團結、聯合、組織自動化及智能交通領域的專業人士促進學科及技術的發展,促進科學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促進科技人才隊伍的發展,促進科學技術與經濟的緊密結合,為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作出貢獻。
專委會設在北京,辦公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區晉元莊路5號北方工業大學;郵政編碼:100144
(2)代表性活動
近期專委會組織了多次學術交流活動。
14.04.25,美國加州大學歐文分校研究員、美國智通有限責任公司創始人初連禹博士作了題為“車輛指紋技術與應用”的學術報告。
14.05.14,美國密歇根大學教授Henry Liu應邀進行了網絡交通流分析、交通檢測等方面的學術交流。
14.05.15,德國宇航中心的兩位專家應邀進行關于智能交通控制、綠色交通方面的學術交流。
出版專著6部
《城市智能交通控制理論與應用》
《城市交通信號優化控制》
《計算機控制系統》
《網絡化控制系統理論技術與應用》
《中國電動車輛研究與開發》
《道路交通信息檢測技術及應用》
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2項
1. 公安交通緊急事件快速反應處理系統
2. 機動車動態監控監管關鍵技術及應用
省部級科學技術獎3項
1. 交通信號控制遠程托管中心系統(大連市科學技術一等獎)
2. 北京市長安街交通信號控制系統(北京市科學技術三等獎)
3. XXXX遙感圖像融合方法研究
4. 交通違章高分辨率電子監管系統(北京市科學技術三等獎)
5.城市道路交通異地集中控制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中國智能交通協會
科學技術二等獎)
授權發明專利10項,代表性如下:
1. 利用虛擬領航機進行空中交通管制系統及其運行方法;
2. 城市道路交通擁堵檢測報警系統及其運行方法;
3. 大型警衛任務的車隊自動指揮調度系統及運行方法;
4. 一種不使用停車表的城市路邊停車收費管理系統及其運行方法;
5. 一種入口匝道的自適應控制系統及方法。
軟件著作權25項,代表性如下:
1. 道路交通在線仿真及控制策略評估系統軟件;
2. 元胞自動機交通仿真軟件;
3. 城市交通信號控制系統運行管理平臺軟件;
4. 城市道路交通服務水平分析及評估軟件;
5. 交通信號控制器通用配置軟件。
(3)活動網站:http://202.204.26.149/traffic/
(4)聯系方式
聯系人:劉小明
網站:http://202.204.26.149/traffic/
第二屆綜合智能交通專業委員會名單
主任委員:呂宜生
副主任委員(按姓氏拼音排序):郭戈、李樂飛、劉小明、劉志遠、馬曉龍、許偉、趙曉華
秘書長:王志建
委員(按姓氏拼音排序):
陳龍、陳倩、陳志文、褚洪慶、戴星原、鄧天民、丁恒、杜文博、房建武、高振宇、茍超、管青、郭戈、韓慶文、胡雋、胡曉偉、黃龍旺、黃鑫、季青原、金峻臣、金盛、孔祥杰、李海艦、李宏海、李樂飛、李瑞敏、李軒、李振龍、李志帥、劉暢、劉文、劉小明、劉志遠、呂宜生、馬慶祿、馬小平、馬曉龍、繆青海、倪訓友、裴欣、彭磊、喬昕、任延飛、尚春琳、沈國江、沈甜雨、孫廣林、唐少虎、田永林、佟路、王璞、王志建、魏路、文世喜、吳建清、許偉、葉青、余劍嶠、袁志明、岳睿、張馳、張慧、張健、張萌萌、趙杭、趙靖、趙敏、趙曉華、鐘紹鵬、周敏、朱鳳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