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ular science work
英國牛津大學和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領導的一項新研究恢復了37億年前的地球磁場記錄,發現它與今天地球周圍的磁場非常相似。研究結果24日發表在《地球物理研究雜志》上。
沒有磁場,地球上的生命就不可能存在,因為它可保護人類免受宇宙輻射和太陽發出的帶電粒子(“太陽風”)的傷害。但到目前為止,科學家對現代地球磁場最早是何時出現的尚不明確。
在這項新研究中,科學家調查了來自格陵蘭島伊蘇阿的古老含鐵巖石樣本,這些巖石可追溯到37億年前。巖石中的鐵顆粒有效充當了微小的磁鐵,當結晶過程將它們鎖定時,可記錄磁場強度和方向。研究人員發現,巖石樣本記錄顯示了至少15微特斯拉的磁場強度,與現代磁場的30微特斯拉很相似。
地殼中巖石通常具有漫長而復雜的地質歷史,這些歷史抹去了以前的磁場信息。然而,伊蘇阿地殼上層的地質獨特,位于厚厚的大陸地殼之上,可保護它免受廣泛的構造活動和變形的影響。這使研究人員能夠建立明確的證據,支持37億年前磁場存在的結論。
這項研究從整個巖石樣本來評估最古老的地球磁場強度,與以前使用單個晶體的研究相比,其結果更加準確可靠。
了解地球磁場強度如何隨時間變化,有助于確定地球內部固體核心何時開始形成以及熱量從地球深處逸出的速度,這是理解板塊構造等過程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