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促進高校博士生的學術交流和思想碰撞,推進科研創新,促進人才培養,CAA重慶大學學生分會依托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聯合自動化學院研究團隊共同開展博士生論壇。2023年10月14日,“智慧交通與智能控制”研討會暨重慶大學自動化學院第二屆博士生論壇在虎溪校區信息技術科研樓A316會議室成功舉辦。論壇包括“特邀專家講座”和“博士生報告”兩部分,分別由自動化學院孫棣華教授和趙敏教授主持。此次論壇邀請5位智慧交通與智能控制領域的國家級青年人才受邀作系列講座,5位自動化學院博士生作學術報告。本屆論壇采用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的方式,線上吸引了7.5萬人參與論壇。
自動化學院院長蘇曉杰為此次論壇做開幕詞,對各位專家的蒞臨表示歡迎和感謝,并預祝論壇順利舉行。在“特邀專家講座”中,各位專家從不同角度出發,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探討了智慧交通與智能控制領域的前沿知識和實用技術。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田大新教授就自主智能臨地載具的研究思路和關鍵核心技術做出了深入的探討和分析,展示了團隊在自主智能臨地載具系統裝備和樣機的集成研發、測試驗證以及示范應用方面的最新進展;東北大學郭戈教授針對AI賦能的網聯共享交通出行,就車聯網中的車輛通信調度、車輛行車間距和行車路徑動態優化設定、車輛隊列的協同行駛控制等方面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案進行了系統的介紹與分析;西北工業大學劉準釓教授詳細介紹了先驗知識匱乏下SAR目標檢測、多模態融合開集目標識別、模型與數據聯合驅動空中高機動目標跟蹤以及不確定環境下目標意圖魯棒推理等方法,并探討了智能目標認知面臨的若干前沿問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董希旺教授分別介紹了集群系統協同控制中的分布式時變編隊控制技術與編隊跟蹤控制技術及編隊-合圍控制技術,并演示驗證了提出技術的有效性;浙江大學朱政研究員分享了團隊在網約車、共享單車系統時空運營優化研究中建立馬爾可夫決策過程的思路與經驗,并探討了共享出行系統馬爾可夫性及建模取舍。
在“博士生報告”中,以周瀚等為代表的5位自動化學院博士生分別就故障診斷、運動跟蹤控制、多模態行人重識別方法、間歇故障檢測與識別方法、混合交通建模與控制策略等方面所取得的進展及其應用現狀進行了深層次、多角度、全方位的交流和探討。與會專家分別進行了深入剖析和點評,并對其研究中遇到的問題、方法與技巧、理論等多個方面針對性地提出了許多啟發性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手段。其間,博士生們獨立思考、積極提問和交流思想、探尋研究經驗,會議現場氣氛熱烈活躍,進一步激發了大家的學術靈感。
議程結束后,趙敏對論壇全程進行總結,并對各位專家表示真誠的感謝,她希望廣大博士研究生要結合專家提出的問題,進行深入的思考,進一步完善研究工作,創造更多的新成果、新思路和新應用。本次論壇緊緊圍繞智慧交通與智能控制領域關鍵學術問題,總結和交流了與會專家各自的最新研究進展和成果,展望了未來的發展方向,通過思想的相互碰撞與融合,幫助我校博士生了解了學術前沿動態,開闊了他們的學術視野,鞏固了他們的學術基礎,激發了他們的學術熱情,提升了他們的創新能力,更為我校博士生探討新思想、交流新技術、分享新成果提供了一個良好的平臺,為我校博士生高質量發展再添新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