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為全方位培養和用好青年科技人才指明了方向和路徑。新時代新征程上促進青年科技人才健康成長,須從加強思想政治引領、加大培養使用力度、完善科研評價機制、強化生活服務保障等方面著手,使得青年人才能有更多的獲得感、更好的歸屬感、更有力的認同感,助力我國打造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隊伍。
促進青年科技人才健康成長,首先要加強思想政治引領。青年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也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源頭活水。切實做好青年科技人才思想政治工作,將其培養成為堪當強國建設、民族復興重任的時代新人,具有極其重要的現實意義。凝聚思想共識是促進青年科技人才健康成長的重要抓手。一要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堅持黨管人才,是做好新時代人才工作的根本保證。要堅守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初心使命,以更高的政治站位加強青年科技人才自主培養,大力培養造就一支愛國奉獻、科學報國、服務人民的高水平青年科技人才隊伍。二要傳承弘揚科學家精神。借助各級各類科技館、重大科技創新平臺等建設一批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激勵廣大青年科技人才以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堅定理想信念,敢為人先、追求真理、祛除浮躁、潛心研究,加快關鍵領域核心技術攻關。三要加強典型示范宣傳。廣泛宣傳先進科技人才典型,在全社會推動形成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風尚,引導青年人才向先進人物看齊,明確人生目標和前進方向,在實踐中實現科技強國抱負。
加大培養使用力度,釋放人才潛力。創新的根本在人才。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青年科技人才規模快速增長,源源不斷充實科技人才隊伍。2012年至2021年期間,我國研究與試驗發展(R&D)人員數量由416.7萬人增長到858.1萬人。青年科技人才是國家戰略人才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大力培養使用青年科技人才,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提供強大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撐。一要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重大科技任務中“挑大梁”“當主角”。提高青年科技人才在國家、省級重大科技攻關項目中的比例,擴大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資助規模,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更多擔綱領銜機會和更廣闊的發展舞臺。二要深入實施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青年科學家項目。抓住青年時期這一有利于實現原創性突破和自主性創新的黃金年齡,充分釋放青年科技人才的才華和潛力。三要依托國家科技創新基地大力培養使用青年科技人才。黨和政府要出臺相關細則,明確要求各類科技創新基地積極推進科研項目負責人及科研骨干隊伍年輕化,放手讓青年人才在重要科研崗位上施展拳腳,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注入磅礴的青春動能。
完善科研評價機制,激發創新活力。科學合理的評價機制是有效釋放青年科技人才創造活力的重要保證。科技創新需要科技評價,但科技評價需要分類評價,不能用一成不變的評價標準去衡量不同學科的科研成果,切忌在評價過程中搞“一刀切”。一要破除人才評價體制機制障礙。扭轉“唯論文、唯帽子、唯職稱、唯學歷、唯獎項”的“五唯”傾向,為青年科技人才松綁,不以發表論文數量和人才稱號作為考核評價指標,破解考核評價機制短視化問題,糾正急功近利、浮躁浮夸的不良風氣。二要建立健全科研評價制度體系。堅持正確的科技成果評價導向,完善科技成果分類評價體系,構建符合科技創新規律和人才成長規律的評價體系,營造有益于青年科技人才健康成長的科研生態系統。三要創新人才薪酬激勵政策。支持各級各類科研單位探索試行更靈活的薪酬制度,提供更寬松的科研環境和更大選擇權,充分激發廣大青年科技人才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強化生活服務保障,解決現實需求。青年科技人才正處于科研起步期,缺乏積累優勢。關心關注青年科技人才的所思所想所盼,創造安心科研的良好條件,滿足現實需求、減輕生存壓力,有利于青年科技人才心無旁騖專注于科技創新工作,為黨的事業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創造更大價值。一要加大薪酬支持力度。適當提高職業早期青年科技人才薪酬待遇,將績效工資和科技成果轉化收益等向作出突出貢獻的青年科技人才傾斜,不斷提升青年科技人才的歸屬感、獲得感和幸福感。二要完善政策制度配套措施。增強人才服務意識,加強人文關懷,落實各項政策措施,用保障有力的生活環境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在醫療、子女就學、配偶就業、父母養老等方面積極排憂解難,給予一系列優待保障,幫助解決后顧之憂,讓青年科技人才安身、安心、安業。三要加快構建人才住房保障體系。通過加大保障性租賃住房供給,創新發展共有產權住房,降低購房門檻,支持高校、研究院所加快建設高質量中小學及其附屬幼兒園等,多措并舉創造更多機遇和更好條件促進青年科技人才健康成長,充分釋放人才活力和創新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