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_久久一二三区_亚洲韩日在线_日韩中文字幕视频

“口述歷史”系列訪談——我國互聯網先驅:胡啟恒院士

日期:2021-06-09 09:46

導語:秉承尊重歷史、以史為鑒、弘揚傳承的理念,中國自動化學會于2015年特別打造“口述歷史”系列訪談欄目,走訪學會和自動化學科發展息息相關的老一輩科學家,探尋心靈深處的記憶,記錄心路歷程的點滴,為當代自動化領域科技工作者了解歷史、傳承老一輩科學家的寶貴科學思想和精神財富提供有益借鑒。


本期學會采訪的是胡啟恒院士。胡啟恒,中國工程院院士,曾任中國自動化學會第四屆、第五屆理事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國家信息化咨詢專家委員會成員等。我國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領域最早的探索者之一。1994年作為中國科學院負責NCFC項目的副院長,主持領導了促成中國接入互聯網的工作,使NCFC網建立起將全球互聯網帶進中國的第一條全功能鏈接;并于1997年獲授權在中國科學院組建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為中國互聯網國家頂級域名“.CN”提供注冊服務。


一、女子當自強——母親的精神傳承

胡啟恒的父親早年病逝于北京,母親來自詩禮之家,在困難境遇中煢煢獨立,千辛萬苦撫養兒女長大成才。“女子當自強”在胡啟恒母親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而母親堅強自主的性格也深深地影響了胡啟恒的一生。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在母親多年不辭辛苦的培養和教導下,胡啟恒從北京師大女附中畢業后得到出國留學的機會。胡啟恒回憶時說:“母親讓我知道,人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就要做一個有益于這個世界的人。”一句簡單的話語,胡啟恒卻用自己的行動真切地做到了。

1963年,胡啟恒從原蘇聯莫斯科化工機械學院研究生部畢業,獲技術科學副博士學位。學成歸國后,她被招聘到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先后從事生產過程自動控制、模式識別等方面的研究工作,主持了我國最早用于郵政信函分揀自動化的手寫字符識別機并獲科學大會獎,領導建立了我國第一個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為我國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領域的發展打下了初步的基礎。

此外,她還推動了互聯網在中國的發展,不僅促使中國實現與國際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將互聯網帶進了中國,而且在國內大力發展互聯網服務,建立了以互聯網服務為主要功能的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CNIC),創建了中國互聯網協會,為促進互聯網在中國的健康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數十年里,胡啟恒歷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所長、中國自動化學會第四,五屆理事會理事長、中國科學院副院長、中國科協副主席、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1995年當選為烏克蘭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

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胡啟恒的一生已經不是一句“女子當自強”能夠概括完全的了。在胡啟恒身上,科學家的格局早已超越了性別,讓她作為女性的光輝更加閃耀。

二、中國互聯網先驅——與互聯網的不解之緣

在中國互聯網界,流傳著一個說法:“互聯網進入中國,不是八抬大轎抬進來的,而是從羊腸小道走進來的”。這條羊腸小道的走通,也離不開胡啟恒在背后堅定不移的付出與努力。

早在20世紀80年代,全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就已經加入了國際互聯網,對于中國來說,及時加入互聯網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然而,該由誰來進行此事呢?1992年,時任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的胡啟恒開始負責中科院與清華大學、北京大學聯合承擔的NCFC(中國國家計算機與網絡設施)項目,竟然為這件事情提供了機會!

1994年,中國科學院向國務院提交報告,要求批準其接入互聯網。胡啟恒等為中國接入互聯網一事造訪了美國自然科學基金會主席Neal Lane博士并達成了共識,最終得以建立NCFC網與美國互聯網主干網的鏈接,將全球互聯網帶進了中國。4月20日,在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中國實現了與國際互聯網的全功能鏈接,成為國際互聯網大家庭的第77個成員。也是這一年,胡啟恒當選為了中國工程院院士。

此后,中國開啟了互聯網時代,胡啟恒也依舊為著國家的互聯網事業而嘔心瀝血。

1996年,為發展國內的互聯網服務,胡啟恒領導建立了以互聯網服務為主要功能的中科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CNIC)。隨后,中國科學院于1997年獲授權組建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負責管理維護中國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并運行維護國家頂級域名“.CN”地址系統,引領中國互聯網地址行業從無到有,為服務我國廣大互聯網絡用戶,促進我國互聯網絡健康、有序發展作出了顯著貢獻。2001年5月,在胡啟恒的倡議下,中國互聯網協會也成立了,胡啟恒當選為協會理事長,為政府、社會組織與互聯網企業界的交流合作搭建了重要的橋梁和紐帶。

此外,胡啟恒還積極關注并參與全球互聯網事務,曾任聯合國互聯網治理工作小組成員、聯合國信息通訊技術促進發展世界聯盟戰略理事會理事、ICANN多語種域名委員會成員等職,并努力推動互聯網中文社群與世界的交流和對話以及相應領域中的國際交流與合作。2013年,胡啟恒作為“全球范圍內對互聯網普及和使用做出重要貢獻的人士”,獲得全球互聯網最高榮譽,成為首位入選國際互聯網名人堂的中國人。 


如今已年過八旬的胡啟恒,依然與時俱進關心著互聯網的發展,并對當今中國的互聯網事業充滿了信心:“如今互聯網在中國已經成長為一棵參天大樹,樹根深深地扎根于中國大地,與我們中國人的生活、學習、工作以及社會的發展進步,緊密地融合在了一起,互聯網已經成為了我們國家和社會蓬勃發展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談到互聯網進入中國,胡啟恒謙虛地說道:“我做的事情很有限,中國科學院也只是負責了互聯網的基礎設施的建設和管理。真正讓互聯網走入社會走進人們生活的,應當歸功于國家的通信行業基礎設施建設,歸功于電信、聯通、移動三個運營商,以及我國互聯網民營企業的勇于創新,蓬勃發展,特別是政府在推動互聯網健康發展和治理的過程中做出的各項努力,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


三、心系自動化——對學會寄予厚望

除了在互聯網方面的貢獻,胡啟恒在自動化領域的作為同樣不菲。


胡啟恒是中國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領域最早的探索者之一,在她的領導下,中國科學院自動化所于1986年建成了中國第一個模式識別國家重點實驗室,為該領域的發展搭建了重要科研平臺。此外,胡啟恒所在的研究小組還設計出了能識別手寫數字字符的郵政自動分揀機,這也就是后來由郵電部門投入生產的國產信函自動分揀機的最初原理樣機。信函自動分揀機的研制成功在當時大大加快了國內書信傳播的速度,提高了人們通信的效率,實現了“郵政工作的一場革命”。

如今互聯網技術已充分融入整個社會,自動化學科也受到了深刻的影響,胡啟恒作為模式識別與人工智能領域最早的探索者之一,對“互聯網+自動化”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自動化學科的發展是從人類體力勞動的自動化到腦力勞動自動化的過程,自動化發展到未來,必然要走向人工智能,而人工智能再加上神奇的網絡,就可以創造奇跡。未來自動化技術的發展,要充分學習和借鑒互聯網開放包容的核心和精神。”

2021年是中國自動化學會成立六十周年,胡啟恒作為學會第四屆和第五屆理事會理事長,對學會的工作表示了充分的肯定,認為目前學會已經成為自動化領域科技工作者的一個精神歸宿,為產、學、研、用、服搭建了溝通的橋梁。面對未來,胡啟恒希望學會能夠繼續擔起社會重任,匯聚科學家群體,推動科技經濟深度融合,助力領域科研發展,為中國未來發展貢獻力量。

編后語:在近一個小時的訪談中,年近九旬的胡院士思維敏捷、思路清晰。雖然歷經了“羊腸小道”般的艱辛,終于在中國打開了互聯網大門,取得了令國人驕傲的輝煌成就,但胡院士異常謙虛淡然、虛懷若谷。科技的發展從來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必然要經歷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才能構建出深厚的科技底蘊,助力國家事業的騰飛。新中國成立以來,科技發展所邁出的每一步都飽含著老一輩科學家們的汗水和淚水,他們夜以繼日、上下求索、不求回報。希望我們能夠傳承老一輩科學家創新、嚴謹、求實的精神,接過歷史的接力棒,征戰科技的星辰大海。


內容來源|學會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