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科學院(Academia Europaea)院長向中國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劉德榮教授發來email賀信,祝賀他當選為歐洲科學院外籍院士。
歐洲科學院簡介
歐洲科學院又稱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院,總部設在英國倫敦,外文全稱為 Academia Europaea (The Academy of Europe),網站為https://www.ae-info.org,成立于1988年,是歐洲多國科學部長共同倡導創立,英國皇家學會等多個代表歐洲國家最高學術水平的國家科學院共同發起成立的一個包括東、西歐國家的國際科學組織。歐洲科學院分20個學部,其學科領域涵蓋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和科學技術等,是國際上跨地域和學術領域最廣泛、學術地位最高、影響最大的科學組織之一。該院院士來自35個歐洲國家,主要從歐洲各個國家的科學院院士中選出,代表著歐洲人文和自然科學界最優秀的科學精英和學術權威,目前有院士4000多名,包括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中國歷年當選的外籍院士包括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陳俊龍教授、中國科學院前院長白春禮教授、北京理工大學梅宏教授、香港城市大學陳關榮教授、清華大學朱文武教授、西北工業大學李學龍教授等。
劉德榮教授簡介
劉德榮,中國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廣東工業大學自動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1963年1月生于吉林省白城市。1982年從華東工學院畢業并獲機械工程學士學位,1987年從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畢業并獲自動控制理論及應用碩士學位,1994年從美國圣母大學畢業并獲電氣工程博士學位。曾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研究開發中心工作和斯蒂文斯理工學院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任助教授。從1999年開始,在芝加哥伊利諾依大學電氣與計算機工程系工作,先后任該校助教授 (1999–2002)、終身職副教授 (2002–2006)和終身職正教授 (2006年起)。2008年,入選中國科學院“百人計劃”。曾任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復雜系統管理與控制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自1992年以來,共發表了260多篇SCI論文、270多篇國際會議論文。同他人合作共出版過19本書。曾受邀在30個國際會議上做大會報告。主要從事智能控制理論及應用、計算智能、過程控制、電力系統運行與控制、復雜系統理論與方法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早期從事非線性系統穩定性方面的研究工作,成果被命名為“Liu-Michel”判據。在神經網絡方面,開創了遞歸神經網絡的稀疏結構研究工作并將成果應用于聯想記憶和細胞神經網絡。近年來,主要從事自適應動態規劃理論和應用研究工作,在該領域出版了3本書,150多篇SCI論文。
1999年獲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教授早期事業發展獎。2006年獲伊利諾依大學的大學學者獎。2008年獲中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海外杰出青年合作研究基金”。2014年獲亞太神經網絡聯合會杰出成就獎。2017年獲自動化學會自然科學獎一等獎。2018年獲IEEE SMC學會的Andrew P. Sage最佳匯刊論文獎、《IEEE神經網絡與學習系統匯刊》的杰出論文獎、國際神經網絡學會的Gabor獎。2019年獲《IEEE/CC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的錢學森論文獎。曾任《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and Learning Systems》主編、IFAC理事、亞太神經網絡學會主席,現任中國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IEEE廣州分會主席、《Artificial Intelligence Review》主編和《IEEE/CCA Journal of Automatica Sinica》副主編。2005年當選IEEE Fellow、2013年當選INNS Fellow、2016年當選IAPR Fellow。
來源:學會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