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國科協“科創中國”精神,助力自動化、信息與智能科技領域發展,中國自動化學會充分發揮新一代信息技術科技服務團知識密集、人才薈萃的優勢,在“2020年度中國自動化學會頒獎盛典”期間,積極組織服務團專家深入蘇州吳江區企業進行走訪調研。
學會專家兵分三路,分別對不同企業進行實地調研。
浙江大學教授趙春暉、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李文博、中山大學特聘副研究員符方舟三位專家,協同吳江科協科技服務中心吳昱颋主任一行,分別前往亨通集團和博眾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調研,深入了解了企業發展歷程、產業布局、創新成果。調研專家與企業高管、工程技術人員進行了座談交流,針對具體技術問題為企業工程技術人員答疑解惑,雙方均表達了合作意向,希望日后能夠校企密切結合,開展關鍵技術瓶頸協同攻關,建立產學研合作平臺,以期產出高質量科技成果。
清華大學長聘副教授何瀟、東太湖度假區經發局副局長張福生、吳江區工信局四級調研員兼技術創新科科長沈智忠、吳江區科協學會部副部長張勇等一行赴通鼎集團進行調研。調研專家參觀了企業展廳,了解了公司的發展歷史、產品布局、企業文化等,與公司高管、一線工程師、技術人員等進行了座談。針對企業提出的電纜外徑的反饋控制、光纖余長的精確實時控制、產品質量快速檢測等十余項技術難題,何瀟教授提出了相應的意見,并鼓勵生產一線的工程師、技術人員積極開展自主創新,加強校企合作,構建產學研平臺,引才引智,解決實際生產中遇到的難題。
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吳岡、吳江區工信局副局長吳海峰、吳江光電產業科協秘書長馮峰等一行赴江蘇永鼎股份有限公司進行調研。企業負責人介紹了企業基本情況、未來發展方向,重點提出了在生產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主要包括:與國際相關行業對比,企業生產設備自動化程度較低,導致生產工序繁雜、人工成本較高;研發生產過程中的技術問題亟待解決;企業缺少平臺對接科研高校等機構,校企合作難度大。針對以上問題,調研專家認為:國內目前處于人工檢測階段,未來可以更多引進自動化檢測設備以提高生產效率、節省人工成本;以此次調研為契機,后期學會將組織專家在車間進行實地調研,深入交流共同解決技術難題,企業可以深化與國家級學會間的合作,積極響應中國科協“科創中國”品牌號召。
此次科技服務團吳江調研活動是學會積極響應中國科協關于開展“科創中國”品牌工作號召的具體舉措,也是充分發揮全國學會這一服務科技經濟融合高端平臺作用,探索集聚學會資源,服務地方高質量發展的實踐方式。
此次實地調研,使得學會與企業成功建立起溝通的橋梁,為未來會企間長遠合作奠定基礎,意義重大。未來,學會將以此次“中國自動化學會(蘇州)科技經濟融合工作站”的建立為契機,搭建企業與學會、科研院所的交流平臺,通過開展科技攻關、科技咨詢和成果轉化等服務,強化學會和企業的聯系,促進產學研用深度融合,促進科技成果落地,為打造科創中國樣板間提供智力支撐。
來源:學會秘書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