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_久久一二三区_亚洲韩日在线_日韩中文字幕视频

2019中國自動化大會之“港澳臺智能自動化高端論壇”衛星會議成功召開

日期:2019-11-24 15:23

2019年11月22日,2019中國自動化大會之“港澳臺智能自動化高端論壇”衛星會議在杭州國際博覽中心成功召開。隨著智能自動化技術進一步發展和推進,新一輪工業革命技術和產業變革正全面席卷而來。智能批量制造工廠、大型煉油廠蒸汽控制、不確定系統的分布式觀測器設計、不確定系統的分布式觀測器設計、小相位定理和時滯系統網絡的PID控制器設計等實踐和理論問題都是當前的熱點。因此,本屆大會設立了“港澳臺智能自動化高端論壇”衛星會議,邀請了該方向港澳臺同胞中的精英翹楚與參會者分享他們的最新成果和思想,促進該方向的交流與發展。香港科技大學高福榮教授、浙江大學陳劍教授、浙江大學吳爭光教授共同擔任會議主席。

高福榮:Smart Batch Manufacturing Plant Automation

香港科技大學高福榮教授作題為“Smart Batch Manufacturing Plant Automation”的學術報告。高教授開場先介紹了香港科技大學的優美景色以及自己的科研教學經歷,風趣幽默的語言使得報告會的氛圍輕松和諧。而后,他介紹了其團隊在批次過程控制方面所完成的主要工作,針對批次過程需求與特性的四大矛盾,圍繞批次過程“多、重、時、變”的獨有特性,從建模、控制、監測與質量優化四個方面系統性地解決高性能控制問題。此外,高教授還對中國制造業如何進入工業4.0時代分享了他的觀點。他強調,一是需要具體手段連接虛擬與物理兩個世界,二是實現工業智能化的根本在于信息與決策。

黃捷:The Adaptive Distributed Observer for Uncertain Leader Systems

香港中文大學黃捷教授作題為“Smart Batch Manufacturing Plant Automation”的學術報告。他指出,分布式觀測器已經成為多自主體系統綜合設計的有效方法。但這種方法假定所有跟隨者都需要獲得領導者系統的系統矩陣信息。在實際應用中,這個假設難以滿足。在報告中,黃教授引入了自適應分布式觀測器設計,并將其應用于求解多個多自主體系統的協作控制問題,如領導者跟隨問題,協作式輸出調節等。

陳杰:Intelligence vs Insight: Lessons Learned from PID Control of Time-Delay Systems and Networks

香港城市大學陳杰教授作題為“Smart Batch Manufacturing Plant Automation”的學術報告。他談到,從網絡控制系統、多代理系統、傳感器網絡、網絡物理系統到生物系統等等,時間延遲在自然系統和工程系統中普遍存在,并且在現代互連系統和網絡中尤其占主導地位。時滯控制系統的分析和設計中的一個典型和核心問題是時延裕度問題,它涉及系統在存在未知、可變且可能隨時間變化的時延時保持穩定性的魯棒性。在本次報告中,陳教授介紹了他們最近在確定PID控制可實現的延遲裕量方面所取得的成就,重點是第一和第二延遲延遲裕量的分析表征和數值計算用于整定不穩定的系統。在對PID控制的長期見識和啟發式方法的幫助下,完全解決了PID延遲魯棒性問題,為延遲系統和網絡的PID控制器調整和設計提供了分析依據。

丘立:A phase theory of complex systems

香港科技大學丘立教授作題為“A phase theory of complex systems”的學術報告,就復雜系統的相位理論展開了討論。丘教授介紹了其團隊最近在復雜方陣的相位定義和關鍵性質發掘上取得的突破性成果,還討論了一些未來研究設想。

陳本美:Fully Autonomous UAS and Its Applications

香港中文大學陳本美教授作題為“Fully Autonomous UAS and Its Applications”的學術報告。他談到,無人機系統(UAS)的研究和市場在過去幾年已經大大擴展。可以預見的是,由于各種可能的應用和與此潛在技術相關的附加值,目前小型的民用無人飛機市場可能會成為現代主要的技術和經濟故事之一。 現代無人航空系統因其多功能性,靈活性,低成本和最小的操作風險而獲得了有希望的成功。在本次報告中,陳教授重點介紹了UAS及其工業應用的最新技術發展。示例包括深層隧道檢查,倉庫中的盤點和檢查以及建筑物檢查。

傅立成:Recent Advances in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for Exploring the NanoWorld

臺灣大學傅立成教授作題為“Recent Advances in Atomic Force Microscopy for Exploring the NanoWorld”的學術報告。報告主要關注了AFM在過去到現在的研究進展,以及未來發展的挑戰。原子力顯微鏡的最新研究通常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的研究試圖提高AFM的掃描速度,甚至在不達到視頻速率的情況下也不犧牲精度;而關于大范圍掃描和多掃描階段協作的措施,則屬于第二類;最后一類包括創新的硬件、系統的修改和控制升級,以進一步提高AFM圖像的質量。報告最后,傅教授探討了AFM的未來發展在能夠滿足未來潛在應用的工業或生物測試要求方面,所面臨的挑戰和局限性。

陳誠亮Energy-efficient design of bio-butanol purification process from acetone-butanol-ethanol fermentation  

臺灣大學陳誠亮教授作題為“Energy-efficient design of bio-butanol purification process from acetone-butanol-ethanol fermentation”的學術報告。生物丁醇是一種替代燃料,因為其能量密度遠高于生物乙醇、且接近汽油。此外,它可以減少車輛的腐蝕,并易于與汽油混合。陳教授提出了一種從ABE發酵中純化生物丁醇的新穎設計——在該創新設計中,使用蒸餾塔預先除去丙酮。底部的剩余流被發送到傾析器。將有機相送至汽提器以純化丁醇,并且在第二汽提器中除去水之后,使用第二傾析器來減少水。將有機相送入第三塔以純化乙醇。與現有設計相比,再沸器總負荷和TAC均降低了30%。最后,他提出了一個全廠范圍的控制系統。通過測試包括吞吐量和輸入成分的變化等各種干擾,驗證了這種新穎的控制性能。

與會同行表示,此次會議是珍貴的交流學習機會,專家們的精彩報告讓人受益良多。會議主席高福榮教授、陳劍教授和吳爭光教授對各位專家及與會者對論壇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謝。至此,本次會議圓滿結束。

來源:大會組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