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6日, 2018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智能制造論壇——數據驅動智造”在貴州省貴陽市成功舉辦。
本屆數博會的年度主題是:數化萬物,智在融合。開幕式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向數博會致賀信。習近平指出,當前以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給各國經濟社會發展、國家管理、社會治理、人民生活帶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把握好大數據發展的重要機遇,促進大數據產業健康發展,處理好數據安全、網絡空間治理等方面的挑戰,需要各國加強交流互鑒、深化溝通合作。
習近平強調,中國高度重視大數據發展。我們秉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圍繞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全面實施國家大數據戰略,助力中國經濟從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發展。希望各位代表和嘉賓圍繞“數化萬物·智在融合”的博覽會主題,深入交流,集思廣益,共同推動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共創智慧生活,造福世界各國人民,共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在這樣的大背景下,“智能制造論壇——數據驅動智造”在貴州成功召開。
本屆論壇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以及貴州省人民政府作為論壇指導單位,并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眾誠智庫咨詢顧問(北京)有限公司承辦,貴州省自動化學會協辦。
論壇開幕式由貴州大學電氣工程學院院長李澤滔教授主持,貴陽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玉海、中國工程院吳澄院士分別致開幕詞,中國工程院沈昌祥院士、眾誠智庫咨詢顧問(北京)有限公司總裁楊帆、中國自動化學會辦公室副主任趙學亮、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助理韓強、中化能源工業互聯網負責人李希仁、無極道控股董事長趙紅梅、馮翔教授等多位專家在內的200余人出席了本次論壇。
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也是實現經濟從高速增長到高質量增長的重要節點。
工業轉型升級的步伐正在加快,在這同時,挑戰和機遇并存,他指出智能制造是未來工業轉型發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現階段工業企業實現節能降耗、減排增效的重要實現路徑之一。
吳澄院士向與會嘉賓表示了歡迎,他提出企業主體是智能制造的實踐者,更是引領者,我們不能把顛覆性技術停留在概念中、科研實驗室里,企業是產業化的有力推動者,每一個制造企業都應實施智能制造,從長遠看,智能制造將是提升企業效益的重要措施。
沈昌祥院士根據現階段國內信息安全現狀作了《智能制造安全生態圈》的報告,他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他指出了現階段我國網絡現狀的“四個沒有改變”。一是,美國壟斷網絡空間霸權的格局沒有根本改變;二是,網絡空間敵強我弱的態勢沒有改變;三是,敵對勢力利用網絡絆倒中國的圖謀沒有改變;四是,核心技術受制于人的局面沒有改變。沈昌祥院士隨后指出,網絡威脅是永遠的主題,按照國家等級保護的要求,按照等級保護的要求,再到網關介入,對應用環境來說有前置處理,具體每一個節點都是可信的,就能使安全健康的可信的,智能產品、智能服務,構成智能的體系,構成智能的社會。
隨后,本次活動的承辦單位眾誠智庫咨詢顧問(北京)咨詢顧問有限公司楊帆總裁發布并解讀了《2018先進制造產業發展白皮書》,楊帆總裁表示通過在全國范圍內的走訪調研,包括走訪貴陽本地的的單位,去采取他們在工業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的具體的實踐和問題,以及也去借鑒的同類支持平臺的材料,整體做成白皮書。這個白皮書截至2017年末,全球工業互聯網平臺數量已經超過150個,2020年中國工業互聯網市場規模可達到1275億美元,在制造業過程中提前布局,能夠掌握標準的主動權。
同期楊帆先生還解讀了:1、全球工業互聯網的特征和趨勢。2、發展先進制造業面臨的挑戰。3、“互聯網+”帶來的五大未來創新和改變。4、未來的策略。
小米公司是中國互聯網界,同時也是制造界的中國制造速度和品質的代表,從2010年公司成立至今,僅僅8年時間,小米在全球智能手機的份額達到10%左右,小米科技首席架構師,人工智能及云平臺副總裁崔寶秋先生進行了《走CBA路線,AI是未來核心戰略》的報告。
報告中,他提到CBA并不是大家打籃球這是中國男籃職業聯賽的標志,而是云計算、大數據、AI,一直推動數據驅動,小米就是一家大數據公司。
他指出智能手機將會是人工智能最大平臺,各種技術都可以在手機上落地。未來智能手機+IOT,將為AI為人工智能打造了無限的生態。
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業互聯網負責人李希仁先生帶來了《能源煉化領域的物聯網平臺搭建》的報告。報告中指出中化能源科技將重點發展產業一體化,從原油到貿易,到煉廠,到銷售再到加油站,把鏈條整體實現產業互聯。
李希仁表示,中化能源在第一步先實現了互聯,第二步進行感知,第三步進行生產數據,工業互聯網平臺,首先是數據資源聚集和服務的中心,是物聯網公共服務平臺,是綠色低碳可持續發展生態,信息智能的體系。
無極道控股董事長趙紅梅女士為與會代表帶來了《區塊鏈+智能制造+金融=智融天下》的主題發言,報告指出通過區塊鏈的技術,可以把工業區塊鏈與工業云有機的融合起來,提升智能制造實體經濟的運營效率和促進制造業的轉型升級。
工業4.0已經提出了很多年了,但是似乎近在眼前,卻遙遙無期。物聯網專家、智能制造專家許永碩先生在論壇期間在工業4.0的基礎上帶來了《中國制造業新起點:服務業革命開啟服務業文明》的報告,他對工業4.0的概念進行了放大和改進。他表示,未來所有行業的物聯網,未來所有行業都會被物聯網變革,智能制造行業將借助物聯網實現服務業革命,開啟服務業的文明。
IBM是世界商業巨頭,在工業、農業多個方面建立了龐大的商業帝國。其中IBM在物聯網方面也有著先進的理念和應用, IBM大中華區watson物聯網總經理李國志先生在會議期間做了《認知物聯網——數字經濟時代發展新動力》的報告。
物聯網和人工智能的技術,任何一個傳統行業改變的時候,認為最重要的事情是數據,行業知識和經驗。所以最終的未來是當各種設備聯網,把不同的數據信息能夠整合在一起,然后不斷的人機交互過程中增強智能,將變成行業性的大腦。
報告的壓軸環節是由馮翔教授帶來的《工業無線物聯網在鋼鐵節能的應用》的報告,鋼鐵行業是國家的重點行業之一,是非常基礎的行業。馮翔教授從企業的運營為出發點,現階段企業在技術升級、節能減排方面的現狀,提出技術升級能夠節約大量運營成本與能源,通過工業無線技術能夠安全可靠低成本的幫助企業管理和運營,幫助企業減排增效。
我國已成為全球制造大國,但還不是制造強國,制造業的持續健康發展仍是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動力,而轉型升級是主旋律,黨的十九大明確要求“促進我國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培育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為我國加快先進制造業發展指明了方向。
最后,工信部工業文化發展中心主任助理韓強、中國制冷學會副秘書長胡汪洋、眾誠智庫高級副總裁李瑞斌、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工業互聯網負責人李希仁、馮翔教授針對“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以及行業標準、產學研合作等方面同臺論道,專家們分別表述了各自的研究領域與現階段政策、產業、技術、應用、標準等多方面的內容,同期,他們對中國智能制造發展建言獻策,專家們對未來行業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為更好的推進落實《中國制造2025》總體部署,發掘優秀的智能制造企業、產品及解決方案,促進智能制造技術應用,推動智能制造產業發展,眾誠智庫咨詢顧問(北京)有限責任公司展了2018智能制造領域優秀企業、產品、解決方案及項目案例的征集工作,并在會議上公布了“智能制造年度優秀企業”等獎項,其中:新松機器人有限公司、中化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無極道控股集團、IBM watson物聯網等數十家單位獲得獎項。
論壇期間專家、企業家經過交流溝通、探索合作為行業建言獻策,產出了豐碩的成果,智能制造論壇取得了圓滿的成功。
學會秘書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