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_久久一二三区_亚洲韩日在线_日韩中文字幕视频

聚焦智能車技術創新,共謀智能車產業未來 ——2017中國智能車大會暨國家智能車發展論壇在江蘇常熟隆重開幕

日期:2017-11-24 14:40

2017年11月23日,“2017中國智能車大會暨國家智能車發展論壇”在江蘇常熟隆重開幕。本屆論壇由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主辦,車載信息服務產業應用聯盟協辦,中國自動化學會秘書處、中國自動化學會智能車工作委員會、中國智能車綜合技術研發與測試中心承辦。本次論壇邀請到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領袖企業負責人、院士、學術界以及工業界代表400余人出席,通過主旨報告、專題演講、技術交流和產業合作等多種形式,從政策規劃、高校研發、產業投資等不同維度重點探討智能車相關話題,使全國各地致力于汽車、無人駕駛以及相關領域的研發、生產、使用等代表及媒體共聚一堂,共商共議智能車技術、產業未來發展,以期為中國智能交通行業整體創新注入活力。

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西安交通大學鄭南寧院士致開幕辭,他表示,以智能輔助駕駛和智能安全為代表技術的智能車研究,正在以超乎想象的速度發展。中國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進行智能車的研究,并于2009年創辦“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連續九年的大賽極大地促進我國在智能車輛技術方面的研究,積累了我國在未來智能汽車技術和產業上的原始創新。希望通過本次論壇搭建的平臺,深入溝通,交流學習,能為產、學、研、用各行業的與會者帶來更多收獲,從而助力構建中國智能車發展的良好生態。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信息科學部李建軍副主任在致辭中表示,2015年為配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研究計劃“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中國智能車大會暨國家智能車發展論壇應運而生,和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共同推動下,中國無人駕駛汽車研究有了今天的“百家爭鳴、百花齊放”,技術也逐步走向成熟。希望與會者在此相互借鑒、相互啟發,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共同促進我國智能車事業的不斷發展。

常熟市人民政府徐海東副市長在致辭中表示,2013年以來,常熟連續五年承辦了中國智能車未來挑戰賽,同時聯合西安交通大學、中科院自動化研究所等單位成立了中國智能車綜合技術研發與測試中心,致力于打造國內領先的智能車產品研發測試與生產基地。希望邀請大家同商發展,共議未來,推進常熟汽車產業向高端發展,全力打造中國智能車產業化集聚區。

中國工程院李駿院士帶來了第一個報告 《汽車+AI——OEM與AI融合打造中國汽車人工智能2.0》。李院士指出,汽車智能化是AI應用的一個非常重要的領域,美國、歐盟、日本都在智能車產業做出了重大規劃與布局。“汽車+AI” 是智能網聯汽車創新的關鍵,核心是數字化與智能化,具有復雜高難的人工智能課題,已經成為全球汽車科技競爭新焦點。未來十年,“汽車+AI”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將成為中國人工智能2.0的重要應用領域。

中國自動化學會理事長、西安交通大學鄭南寧院士在《基于認知構建的類人自主駕駛》的報告中表示,自主駕駛面臨的許多問題具有不確定性、脆弱性和開放性,需要把場景感知和情境認知區別開來,從情境認知的角度來重新定義自主駕駛,鄭院士提出了一種基于認知構建的類人自主駕駛方法,這種方法將注意、物體的認知、學習、記憶、駕駛行為過程融合在一個統一的計算框架中,為自主駕駛提供一種更加便捷的實現方法。

中國自動化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王飛躍教授在《平行駕駛與平行道路:未來出行新思路》的報告中表示,平行駕駛的最初想法就是把無人車技術充分利用起來,使之變成輔助人類駕駛的在線“軟件機器人”系統,使開車任務變得輕松容易,關鍵時刻可以采取措施,避免危險。王教授表示,無人車上路的方案不在路上在天上,從平行汽車到平行交通將是面向智能網聯發展的趨勢與必然。

《決定智能汽車未來:能源or技術?》,國家發改委城市中心交通規劃院張國華教授為現場觀眾分享了他的觀點,張教授介紹了汽車產業發展歷史進程和中國汽車產業發展機遇與面臨的能源資源之限,他表示,能源互聯網與智能交通相結合,將有效提高車輛使用效率和人群的出行效率,應努力實現技術突破,同時要注意政府、企業、公眾和智庫的四方協同。未來成功的汽車企業一定是利用汽車服務創造新應用和新價值的企業。

廣汽研究院查鴻山副院長的報告題目是《廣汽智能化發展》,報告從廣汽發展之路、廣汽智能化之路以及未來發展三個方面展開,分享了廣汽在研發無人駕駛汽車領域的探索和成功經驗,并表示廣汽無人駕駛汽車采取分階段推進方式開發,立足掌握無人駕駛核心關鍵技術。以量產化思路推進輔助駕駛,提升廣汽傳祺汽車智能化水平。經過十余年的創新實踐,廣汽研究院在智能駕駛、移動互聯等專業領域形成了豐富的技術積累,并不斷加速無人駕駛等前瞻技術研發,掌握全天候全路況自主行駛能力。

英偉達中國區張建中副總裁帶來的報告是《人工智能時代的自動駕駛之路》,強調感知在自動駕駛中的重要作用。他介紹了英偉達的DRIVE AI CAR平臺,通過在虛擬環境中遇到并處理各種各樣的問題并進行學習;系統還可以分析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復盤各種情景,提高汽車應對復雜問題和場景的能力。

下午的第一個報告是馭勢科技吳甘沙帶來的 《智能駕駛商業化的工程和科學問題》,和大家探討了智能駕駛商業化重點需要解決的幾個問題:場景邊界、系統工程、設計信任、技術信任,他指出智能駕駛技術研發的三個重點是:感知和理解、地圖和定位、推理與決策。

昆山杜克大學李昕的報告《Efficient Statistical Validation for Autonomous Driving Systems》中,從測試的數據怎么產生、怎么快速把其中比較容易出錯的部分搜索出來做智能的驗證這兩個技術難題,和大家分享了自動駕駛統計驗證的研究心得。

英國克蘭菲爾德大學曹東璞在《平行自動駕駛:人車智能融合,平行安全出行》的報告中為大家介紹了平行駕駛系統框架,分享了平行自動駕駛與人車協同的研究成果,并介紹了英國克蘭菲爾德大學駕駛員認知與自動駕駛實驗室、CogShift等團隊研究進展。

中國科學院電子學研究所張珂殊的《面向無人車導航的激光雷達數據處理技術》,報告以導航激光雷達應用為背景,回顧了激光雷達數據處理技術的發展及成果,并提出一些重要發展方向。針對無人車導航需求,報告通過分析車輛行駛環境、行駛狀態、冗余設計和安全閾值等關鍵因素,系統闡述了激光雷達數據處理的特點,包括數據分組,目標分類,目標識別和目標建模等。同時,針對激光點云的實時性數據處理,多傳感器融合及標定等關鍵技術環節做深入討論。報告最后還將進一步為整車單位提出一套激光雷達上車以及多傳感器融合的技術解決思路。

前沿產業基金王樂京在《產業資本,智能車的核動力》表示,無人駕駛汽車產業,是汽車、新能源、IT通訊、人工智能、交通運輸,5個10萬億巨無霸產業的跨界融合體,產業效益巨大。但產業分散,融合創新很難,規管缺位,商業瓶頸凸顯,困局明顯。從產業投資的角度為大家分析了面臨的機會與困境,并建議通過產業資本,構建無人駕駛汽車檢驗測試及標準認定機構與體系的產業平臺,打造無人駕駛汽車產業聚集小鎮等產業集群,向內匯集,實現商業成功。

中國安防技術有限公司機器人集團梅濤在《無人車關鍵技術研究與系統集成進展》中表示,無人車在戰爭和危險環境中具有重要的應用價值,汽車智能化對交通安全和經濟發展也具有重要現實意義,真實道路是驗證機器感知與認知能力的最佳實驗環境,針對研究中的一些關鍵技術和集成驗證,如面向不同交通場景的自適應環境感知、綜合道路環境中無人車智能決策方法、不依賴衛星的無人車自主導航技術、模擬人類駕駛行為的無人車控制策略、操作執行機構與自動駕駛儀等,與現場聽眾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清華大學李力在《虛實結合的智能車測試》的報告中,從目前無人駕駛面臨的挑戰,人工智能與智能測試的關系為切入點,提出了無人駕駛智能理論融合統一基于場景測試和基于人類智能功能歸類的兩種無人駕駛智能定義,為大家深入介紹了虛實結合的智能車平行測試的研究進展,以及對無人駕駛的展望。

中國自動化學會于2015年創辦中國智能車大會暨國家智能車發展論壇,以配合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重大研究計劃“視聽覺信息的認知計算”。旨在促進智能車基礎理論研究、成果原始創新和高技術開發,增強我國智能車自主研發技術水平和實際應用能力,促進智能車技術產業化應用,推動其在能源、交通等領域的深入應用和產業轉型升級。論壇舉辦至今,受到了來自政府、產業界、科技界越來越多的關注,發揮了非常好的橋梁和紐帶作用。


學會秘書處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