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自動化學會青年菁英系列活動(中原地區)”于2021年7月15日-17日在山東濟南成功召開。作為慶祝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及中國自動化學會六十華誕系列活動,本次論壇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主辦,山東大學控制科學與工程學院、山東大學控制學院青年創新聯盟、中國自動化學會新能源與儲能系統控制專業委員會(籌)承辦。
本次論壇圍繞智能控制、智能機器人及其應用等領域,共同探討新能源、機器人、智能制造與生物醫學等復雜系統面臨的前沿科學與技術問題,把握科學前沿動態,進一步推動智能控制的科技自立自強與產創融合。
本次論壇由中國自動化學會控制理論專業委員會委員王光臣教授擔任主席,邀請到了中南大學謝永芳教授、清華大學劉華平教授、南京理工大學向崢嶸教授、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裴文良等15位智能控制領域知名專家,為大家帶來了精彩的學術報告。來自清華大學、中南大學、上海交通大學、浙江大學、西北工業大學、東南大學、吉林大學、鄭州大學、山東大學等高等院校以及企業界的多位專家學者、學生代表60多人參加了本次論壇。
論壇的首先由中南大學謝永芳教授帶來題為《基于分布機器視覺的礦物浮選過程工況感知與智能優化》的學術報告。謝教授介紹了泡沫圖像敏感特征選擇、基于泡沫圖像特征的金屬品位預測、工況智能感知、智能優化控制及工業應用等幾個方面。
第二位報告人為來自山東師范大學的鄭元杰教授,報告題目為《智能醫學圖像分析》。報告介紹了智能醫學圖像分析方法,展示了基于深度學習的醫學圖像分析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列舉了幾個成功應用案例。
第三位報告人為鄭州大學的梁靜教授,題目是《基于進化計算的特征選擇和集成學習研究》。報告圍繞特征選擇和集成學習的特性,使用多模態群集智能方法進行求解,對多模態單目標和多模態多目標中種群個體表征方式、個體學習器多樣性度量指標、適應度計算方法、多模態搜索策略、個體學習器選擇等策略進行講解,介紹了基于進化計算的特征選擇和集成學習研究。
第四位報告人為安徽大學的何舒平教授,報告題目為《跳變系統的策略迭代學習控制》。何教授介紹了跳變系統的策略迭代,針對學習控制隨機跳變系統、線性微分包含神經網絡等系統,提出基于迭代學習算法的優化設計算法,進而求解系統的鎮定控制器、反饋控制器以及H無窮控制器。
第五位報告人為南京理工大學的向崢嶸教授,報告題目為《非線性系統神經網絡控制中的緊集存在性分析》。報告分析了未知被估函數中的狀態變量需要被限制在緊集內的原因,介紹了非線性系統神經網絡控制中的緊集存在性。
第六位報告人為清華大學的劉華平教授,報告題目為《機器人多模態主動感知》。報告介紹了機器人多模態主動感知技術的發展現狀、相關的研究進展,以及利用強化學習技術實現的多模態主動感知系統的方法。
第七位報告人為吉林大學的孫鵬教授,報告題目為《氧化物半導體氣體傳感器》。孫教授介紹了氧化物半導體的尺度、微納結構、微納空間、組分和結合形態以及活化方法與傳感功能的關系,介紹了氧化物半導體納米尺寸、微納結構和空間的增感效應,展示了調控尺寸、維度、組裝形態和微納空間的增感策略,介紹了氧化物半導體納米結構原位摻雜和表面修飾的傳感功能調控方法。
第八位報告人為上海交通大學的何建平副研究員,報告題目為《Distributed Nonconvex Optimization via Polynomial Approximation》。報告介紹了一種融合了契比雪夫多項式逼近、平均一致及多項式優化的受限分布式非凸優化算法,該算法可以實現非凸優化問題的全局優化,并可以通過設計無梯度迭代方法來降低成本和實現幾何收斂。
第九位報告人為西北工業大學的劉準釓教授,報告題目為《多源信息融合智能目標識別》。劉教授介紹了一種多辨識框架下異構證據融合方法,一種漸進式的智能融合目標識別方法以及一種雷達和光學遙感圖像海洋目標融合識別技術。
第十位報告人為上海大學的任肖強教授,報告題目為《融入先驗知識的強化學習》。報告圍繞如何把先驗知識融入到強化學習的設計與訓練的主題,介紹了未知通信信道數據的遠程狀態估計器的調度設計、在不規則環境下的抓取的快速學習以及雙向車道的超車決策。
7月17日上午首先由來自浙江大學的陳劍教授帶來題為《機器人視覺感知與智能控制》的學術報告。報告介紹了多視圖幾何建模技術,展示了基于視覺的智能汽車與機器人環境感知與控制的最新研究成果。
17日第二位報告人為華東理工大學的和望利教授,報告題目為《Secure Consensus Control of Multi-agent Systems Against Malicious Attacks》。報告討論了在感知-控制信道或控制-驅動信道中發生欺騙攻擊下多智能體系統的安全一致性問題,報告還給出了攻擊序列的特征,分析了攻擊對一致性的影響。
17日第三位報告人為中信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常務副總兼總工程師裴文良,報告題目為《煤礦智能機器人的發展及應用》。報告詳細介紹了煤礦機器人的概念分類及特征,人工智能技術在煤礦機器人中的具體應用等,并展示開誠智能公司煤礦機器人的幾個具體應用案例。
17日第四位報告人為北京鋼鐵俠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張銳,報告題目為《機器人運動腦的設計及應用》。報告將機器人運動腦技術應用在各類機器人產品上,使得機器人運動腦技術得以推廣,同時也實現了機器人運動腦技術的不斷升級優化。
17日第五位報告人為東南大學曹向輝教授,報告題目為《工業物聯網資源調度與隱私保護》。報告中介紹了一種感知性能驅動的網絡資源調度方法,優化網絡資源約束和動態信道下的系統感知性能。還介紹了網絡隱私保護方面的工作,通過加密和非加密的手段保護工業物聯網的隱私信息。
報告過程和交流提問環節中,各位專家學者、產業大咖和師生們相互交流,研討氣氛熱烈,加強了學術交流與思想碰撞,營造了良好的學術氛圍,有助于促進控制領域青年學者的學術交流與產創融合,推動了智能控制的發展。
此外,論壇還開展了中國自動化學會60周年慶祝、2021年中國自動化大會宣講等活動。
來源:論壇組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