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_久久一二三区_亚洲韩日在线_日韩中文字幕视频

CAA智庫

caa zhiku

【智庫】顧純元博士:人機協作邁入新階段,誰會引領機器人產業未來發展?

日期:2019-04-20 10:15


【導讀】2019年4月19日,由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共紹興市委組織部、中共紹興市柯橋區委、紹興市柯橋區人民政府主辦,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聯盟(AIIA)聯合主辦的2019國家機器人發展論壇暨RoboCup機器人世界杯中國賽在浙江省紹興柯橋中國輕紡城國際會展中心隆重召開。

在活動當日上午,ABB集團亞洲、中東及非洲區總裁顧純元博士進行了題為《人機協作——引領機器人產業未來發展》的精彩報告,本文根據作者所作報告速記整理而成。

人機協作邁入新階段

伴隨著科技的高速發展,機器人可以勝任越來越多的工作,制造業,服務業都有機器人的身影,隨之而來的也有人類的憂慮,機器加劇社會失業,機器最終會取代人類?諸如此類的聲音不絕于耳。但不能忽視的是,機器人是人類科技進步的產物,機器人并不能脫離人類單獨存在。如何看待機器人的未來發展?如何處理好人類與機器人的關系?

顧純元博士回顧了傳統工業機器人到協作機器人的發展歷程,并提出在工業機器人的商用化以來,其與人類的關系可以分為競爭、共存、協作、共事四個階段,隨著協作機器人的研發應用,人機協作正在邁入新階段。

作為一家在電力和自動化技術領域有著豐富技術積累的企業,ABB對工業機器人領域的理解充分順應了時代的發展潮流。本著滿足電子消費品行業對柔性和靈活制造的需求,2015年,ABB在德國漢諾威工業博覽會正式向市場推出全球首款真正實現人機協作的雙臂工業機器人YuMi®。與傳統工業機器人相比,協作機器人并不需要安全護欄,能夠和人類并肩協作,相互配合高效地完成多項生產工序,凸顯出協作機器人的高柔性特征并有效地降低生產成本。協作機器人的開發是工業機器人的延伸和發展,協作機器人為人類勞動提供了一種安全高效的新體驗,為制造業提供了高柔性、低成本的新生產方式。

市場需求驅動發展,人機協作助推制造業轉型升級

社會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制造業,隨著信息科技的進步發展,制造業也在尋找轉型升級之路。隨著短缺經濟的結束,制造業需要在提高生產率、降低單位成本的同時提高產品質量,工業機器人的自動化生產為制造業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同時隨著社會水平的提高,消費者需求日益多樣化,個性化,如何在短周期內實現多品種、小批量的生產成為了制造業思考的方向。市場對柔性生產的需求,驅動了協作機器人的推廣與應用,相比傳統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系統的設計、安裝和調試工作更精簡,更容易部署和使用,且能夠提高小批量生產中頻繁切換的靈活性,最大限度提高生產柔性和效率。

制造業轉型升級驅動人機協作發展,那么人機協作的應用在制造業轉型升級過程中又扮演著何種角色?顧純元博士稱,在工業互聯網、邊緣計算技術支持下,人機協作將與其他智能設備、柔性電驅輸送系統等在協作化、柔性制造中共同發揮重要作用,推動制造業從批量生產向大規模定制轉變,向市場提供既個性化、富有價格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

走向數字化、智能化的“未來工廠”

自從工業4.0的概念提出以來,工業領域新一代革命技術的研發創新進行得如火如荼,科技開始重塑工廠的形態,工廠開始走向數字化、智能化。

在今年的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ABB展示了一條“未來工廠”的模擬組裝線,三分鐘完成手表的個性化定制和包裝,YuMi®協作機器人擁有無可比擬的精度,配合SuperTrak柔性電驅輸送系統協調零部件在不同工位間的移動,二者高度的柔性與敏捷性的結合可以幫助制造商迅速為市場提供量身定制的產品和解決方案。

在工業4.0時代,互聯網技術和數字化技術開始賦能制造業,智能制造成為制造業未來的發展方向,這與“未來工廠”的概念不謀而合,在未來工廠里,通過人機協作的生產方式將大大提高生產靈活性,推動未來柔性生產。

另外,ABB Ability?數字化解決方案也將應用于“未來工廠”,基于自主化技術與人工智能,憑借強大的網絡連接和數據分析功能,能夠幫助企業實現信息技術與運營技術的高效融合,全面提升創新能力和競爭實力。

進軍中國市場,ABB如何助力智造升級?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制造業依靠著人口紅利、原料和能源等因素取得近四十年的高速發展,工業的自動化水平不斷提高,中國制造的產品遍布全球。但是隨著人口紅利的消失,生產成本和質量要求的不斷提高,中國制造業低成本的優勢逐漸喪失,面臨著轉型升級的問題。工業4.0時代的到來,是中國制造實現轉型升級的機遇,2015年,中國開始部署加快推進實施“中國制造2025”計劃,要在2025年邁入制造強國行列。要實現制造業的升級,推動傳統制造工廠向智能工廠轉型升級,就要將要素驅動轉變為創新技術驅動。

中國作為一個人口大國,其制造業的規模可見一斑,要實現整個行業的進步與發展,實現整個行業技術的更新迭代,無疑需要巨大的技術支撐。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顯示,自2013年起,中國已超過日本成為全球工業機器人的最大市場。同其他國家相比,中國制造業的規模效應更大、應用場景更豐富、應用需求更復雜,這也意味著包括工業機器人在內的智能技術在中國擁有更廣闊的應用前景。

作為一個有130多年創新歷史的自動化領域領軍企業,ABB無法忽視中國巨大的工業機器人市場和對新一代工業革命技術的需求,那ABB又是如何看待并進入中國市場的?

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消費電子產品生產國、出口國和消費國,3C行業成為中國工業機器人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之一,市場潛力巨大。ABB早在1994年就開始在中國市場推廣工業機器人應用,在2005年就開始在中國開展研發和生產工作,是最早在中國開展工業機器人本地研發和本地生產的跨國企業。據顧純元博士介紹,ABB于2015年推出的全球首款真正實現人機協作的雙臂機器人YuMi®,初衷就是為了滿足電子消費品行業對柔性和靈活制造的需求,未來也將逐漸應用于更多市場領域,支持用戶提升生產柔性和效率,邁向智能、互聯、協作的未來工廠。

在談及如何更好地適應中國市場時,他表示,中國已經成為ABB全球的第二大市場,ABB也一直努力地推進業務全價值鏈的本土化,通過研發和創新,為中國市場提供定制化的創新產品,通過本地生產更快速地對市場需求做出反應;同時,大力推動ABB Ability?數字化解決方案的應用,支持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

人機協作的技術挑戰和發展方向

全球機器人發展迅速,協作機器人的市場發展潛力更是凸顯,ABB作為協作機器人領域的開拓者和領軍者,認為人機協作在未來的發展中,確保安全以及提升機器學習的能力是關鍵;同時也重點關注機器人安全協作、易用性、自適性、可移動性、自我意識和環境意識等一些領域的發展。

如何將人工智能、機器視覺和ABB Ability?數字技術越來越多地融合到機器人解決方案中,讓機器人變得更加智能,擔負更加復雜的環境和更高級的工作,這也是ABB機器人團隊正在努力的方向。

ABB機器人是工業機器人、協作機器人及先進的數字化服務的開拓者。作為全球領先的工業機器人技術提供商,ABB在53個國家、100多個地區開展業務,全球累計裝機量40余萬臺,涉及廣泛的行業和應用領域。ABB致力于幫助客戶提高生產柔性、效率、安全和可靠性,助其走向互聯、協作的未來工廠。



報告人簡介:

顧純元,于1982年畢業于上海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院,1987年獲得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工程博士學位。1987年到1989年,就職于瑞典皇家理工學院,從事研究員工作。989年,顧純元加入ABB,任職瑞典研發中心高級研究員。1998年到2010 年,他歷任ABB集團工程力學研發負責人、機電一體化及機器人自動化研發負責人、機器人瑞典業務部研發經理、ABB機器人自動化全球技術開發副總裁和ABB機器人業務部全球研發中心負責人等研發管理職務。2010 年,他出任上海ABB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ABB離散自動化與運動控制業務部機器人業務單元中國及北亞區負責人。2012 年,顧純元博士擔任ABB(中國)有限公司高級副總裁、離散自動化與運動控制業務部北亞區及中國負責人。

2014 年至2017年6月,顧純元博士擔任ABB集團高級副總裁、ABB(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裁。2017年7月1日,顧純元博士出任ABB集團亞洲、中東及非洲區總裁并成為ABB集團執行委員會成員,同時繼續擔任ABB中國董事長。

2015年11月顧純元博士當選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院士。此外,他還擔任中國自動化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歐盟商會咨詢委員會委員和廣東省省長經濟顧問。 

來源:億歐網